举办大型商品展销活动、发放消费券、贴息、家电下乡……近期,各地采取的各种消费促进措施,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但是,在一些地方,由于跨区域运输的不顺畅,国外的一些商品无法在当地送达,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够丰富,影响了更广泛人群的消费,影响了消费规模的扩大。
近年来,为了促进消费,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各地也根据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。例如,针对不同行业发行特定消费券,利记网址时效性强,社会影响广,具有乘数效应,刺激消费,带动经济复苏。
然而,消费的立足点仍在大宗商品。从需求端看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除了粮油肉蛋奶等基本消费品和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外,很多消费者也愿意购买“新商品”。如近年来,便捷、实用、时尚的小家电和极受欢迎的悦极产品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层次、多样化、多形式的特点。
随着消费升级,近年来新产品、特色产品不断涌现,引领消费潮流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一些特色产品在当地可能已经“过时”,消费者并不感到惊讶,市场空间趋于饱和。而在其他地方,则是“稀有越贵”,因其新鲜而广受欢迎,市场空间丰富。不同地区之间市场需求的差异,对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规模提出了要求。如何实现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匹配与适应,从而保证消费的实现,提高消费水平?这就需要商品的顺畅流通。